blog-article-discussing-how-traditional-taiwanese-factories-build-their-own-brands

30多年因為政府的經濟政策,加上台灣優質的技術與人力,成就了當時「代工王國」的稱號,然而在逐漸步入已開發國家後,成本上漲以及發展中國家競爭,讓台灣逐漸失去優勢,因此企業開始思考轉型,跨出壓低成本的代工思維,朝向拉高附加價值的品牌思維。

知名精密工業零件OEM廠商就是其中一個例子,在本業之外運用本身技術開發B2C產品,投入電子商務市場做品牌,在各大電商平台以及自身官網進行販售。

人力資源、行銷預算匱乏

由於企業盈利主要來源還是本業代工,加上投入在電子商務的轉型品牌為實驗性質,因此資源分配本身就不足夠,在有11000多人的大企業中,分配至經營電子商務品牌的僅僅有三人,然而電子商務不比實體店面,有自然的廣告與流量,電子商務的首要之務就是經營自己的流量,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競爭越來越激烈,流量紅利早已消失,現在更講究全通路的行銷策略,社群、電商平台上架、廣告都是必備的的經營策略,甚至需要靠網紅行銷、內容行銷取得更大的曝光。

 

在內部人力資源、行銷預算都匱乏的情況下,要經營這麼多的管道可以說根本不可能,更別說數位行銷每一個領域都是一個不同的專業,因此該品牌勢必得委外經營。


全權委託行銷整合公司,缺乏長期全通路策略規劃

在內部沒有相關經驗的人力之下,要能夠做到完整的規劃以及執行,該品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整合行銷公司,然而在預算有限、品牌又急欲達成銷售的情況下,行銷公司會規劃短期成效較為顯著的方式,為品牌達到短時間的轉換,卻沒有比較長期經營的策略規劃。

追求短期的成效,他們選擇與部落客、網紅合作進行推薦產品,但在沒有配合其他管道的經營,例如社群、廣告、自然流量,因此每次的企劃無法做到流量累積,這樣追求短期成效的結果就是在預算花光後,一切回到原點。將策略全權委託外包廠商,第一件要付出的就是溝通成本,除了溝通不良帶來的傷害以外,更無法永續經營策略。


由內掌握策略,整合工具提升效率與成效

在了解內部狀況後,我們以一個顧問的角度針對問題點切入,解決不同面向的困擾,雖然是一間11000人的大企業,在電子商務中也就只是初期品牌,在各個管道的經營上也還沒有較完整的策略,因此首先我們在諮詢的過程中帶入電商基本公式的概念:流量 × 客單價 × 轉換率 = 業績。

 

現階段,在與部洛客的合作之下有了初步的流量,但卻沒有實際帶來轉換,因此初步合作針對此問題解決,將與部落客合作的文章埋入UTM,整合Google Analytics、Facebook Analytics設定可能帶來轉換的事件,如:加入購物車、瀏覽商品頁,分為不同的受眾進行廣告再行銷。廣告依舊交由代理商操作,但受眾策略、廣告素材、廣告文案的整理策略方向就掌握在自己內部,同時提供廣告素材自動生成工具,廣告素材不用再掌握在代理商手中,讓廣告投放更有效率,最終營收成長超過四成。

 

在初期的合作之下,認為這種方式更能兼具短期成效以及長期成長,將策略內化到內部資源當中,因此針對下一次的合作,客戶也規劃開始經營長期流量,將由產品特色、品牌形象著手,規劃以長期流量導向為主的廣告策略。


重點整理

  • 面對經濟發展與轉型,傳統OEM大廠著手加入電商行列
  • 電商業務僅為實驗性質,人力、行銷預算皆有不足
  • 將策略全權委託整合行銷公司,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,僅能針對短期成效優化,缺乏長期策略
  • 整合各工具解決轉換率問題,並且能達到長期應用,營收成長超過四成